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產生包括飽和單羧酸及飽和二羧酸之羧酸混合物的改良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在臭氧產生器中產生富臭氧氣體及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吸收塔110中。其中,在該吸收器中該富臭氧氣體與不飽和羧酸饋料接觸形成臭氧化物。該臭氧化物與富氧氣體在反應器中接觸獲得該羧酸混合物。視情況純化該羧酸混合物。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一種安全系統,其監測吸收塔110之操作條件且對萬一操作條件超過臨限值時會破壞臭氧化物形成或產生會導致安全風險之其他物質的彼等條件作出反應。
公开号:TW201302695A
申请号:TW101102955
申请日:2012-01-30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Thomas Chad Walker
申请人:Emery Oleochemicals Llc;
IPC主号:C07C51-00
专利说明:
臭氧吸收塔用之安全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供用於臭氧處理烯系不飽和化合物之吸收塔使用的安全系統。
商用量之壬二酸及壬酸可經由氧化裂解油酸中之烯基單元(亦即介於兩個碳原子之間的雙鍵)而產生。舉例而言,壬二酸已藉由用硫酸鉻氧化油酸來製備。然而,因為使用化學計量之鉻試劑不合乎需要,所以開發出更有效之利用臭氧之氧化方法。
基本方法最佳藉由參考附圖1中之說明而瞭解,附圖1為指示所用設備零件及其在臭氧分解過程中之關係的圖解流程圖。此方法涉及在吸收器13中使諸如油酸之烯系不飽和化合物與臭氧反應形成臭氧化物。臭氧係由使富臭氧氣體回流及再循環之連續封閉系統12提供。使臭氧化物由吸收器13轉移至一或多個反應室37中,在反應室37中在額外氧氣及視情況存在之臭氧存在下分解臭氧化物形成包括一元酸及二元酸之化合物的混合物,該混合物稱為混合氧化產物(MOP)。接著使一元酸與二元酸分離且經一系列蒸餾器40及52、冷凝器43及55、萃取器64及蒸發器70個別處理以移除所產生一元酸及二元酸之分子量範圍內的化合物及不當餾份。接著將經分離及純化之一元酸及二元酸儲存於儲存槽46、76中。
藉由循環氣體之連續封閉系統12將臭氧處理之氣體饋入吸收器13中。在封閉系統12中,使該氣體再循環,亦即重建該氣體以在吸收器13中再使用多次。封閉系統12藉由自氣體移除有機化合物及水、恢復所需氧濃度及產生所需臭氧濃度來重建氣體。藉由放出小部分廢氣且用來自氧源16之新鮮氧氣更換放出部分使封閉系統12維持所需預定氧濃度。接著使氣體流經脫水器19,之後轉移至利用電力產生臭氧之臭氧產生器22中。臭氧及氧氣混合物由臭氧產生器22流入吸收器13中,在吸收器中如下文所進一步說明臭氧內含物為油酸所吸收。目前實質上無臭氧之氧氣由吸收器13流入靜電集塵器25中,靜電集塵器會移除可在吸收器13中吸收之任何污染性細霧狀有機化合物。淨化氧氣接著由靜電集塵器25通過壓氣泵28流入冷卻器31中,接著返回脫水器19,其中實質上所有剩餘水分均已移除,完成通過封閉系統12之一輪操作。在冷卻器31與脫水器19之間,可經由閥門自封閉系統12抽取一部分氣體至一或多個反應室37中,以便與臭氧化物反應形成MOP。
儘管上文所述方法及裝置自諸如油酸之較長鏈不飽和有機酸產生諸如壬二酸及壬酸之有機酸,但仍存在關於人身安全、系統效率及設備壽命之缺陷。詳言之,臭氧與諸如油酸之烯系不飽和化合物反應形成臭氧化物為放熱反應。此外,臭氧化物極不穩定且若不諸如藉由用冷卻器控制反應物之濃度及吸收塔之溫度將溫度小心地維持在低於某些臨限,則會自發分解並爆炸。由於例如冷卻系統之失效或含有臭氧氣體及不飽和脂肪酸中之一者或兩者之流速或濃度之變化,故吸收塔內之溫度會上升超過安全操作值。為降低臭氧化物偶然爆炸之風險,需要考慮反應物及產物之操作溫度、流動速率、壓力及體積且隨後對彼等參數若超出可接受範圍作出反應之系統以改良該方法之安全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產生包含飽和單羧酸及飽和二羧酸之羧酸混合物的改良方法。該方法包括在臭氧產生器中產生富臭氧氣體及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吸收塔中。其中,在吸收器中該富臭氧氣體與不飽和羧酸饋料接觸形成臭氧化物。該臭氧化物與富氧氣體在反應器中接觸獲得該羧酸混合物。視情況純化該羧酸混合物。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一種安全系統,其監測吸收塔之操作條件且對在操作條件超過臨限值時會破壞臭氧化物形成或產生會導致安全風險之其他物質的彼等條件作出反應。
使用氣體再循環系統自進行臭氧處理反應之吸收塔循環及重建耗乏氣體。再循環氣體系統適用於自吸收器重建耗乏氣體,且如圖2中所示提供優於圖1中所示之再循環氣體系統之效率及安全性的顯著改良。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系統,其包括位於用於在諸如油酸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雙鍵上添加臭氧之製程中的臭氧吸收塔附近之感測器、開關、閥門及防爆片。臭氧化反應在不飽和鍵處形成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臭氧化物。臭氧化物離開吸收塔且經一系列氧化反應氧化產生諸如壬二酸之二元酸與諸如壬酸之一元酸的混合物。所需一元酸及二元酸可自副產物且彼此經一系列蒸餾及結晶步驟來純化。反應產物(亦即臭氧化物)為極其不穩定之物質且若吸收塔中之臭氧化物溫度超過規定限值,則會產生爆炸風險。為使對吸收塔附近之人員及設備的危害減至最小且縮短與不得不完全停止工作及重新開始該過程相關之停機時間,該安全系統包括在鄰近塔之各個位置處排列的複數個閥門及開關總成以用於阻斷反應物及產物流動以及在某些條件下將水淬火引入塔中。另外,該安全系統包括安全釋放會引起爆炸之吸收塔中之超壓的機械裝置。
吸收塔110中所監測之條件包括吸收塔110內之操作溫度、反應物(例如烯系不飽和化合物(諸如油酸)、氧氣所攜帶之臭氧(富臭氧氣體)或其兩者)流經塔110之流量、產物(例如臭氧化物)流出塔外之流量及吸收塔110中之操作壓力。各條件通常獨立於其他條件進行監測。若觀測到任一此等條件滿足或超過下文進一步詳述之臨限值,則激活安全系統之態樣,使塔停止工作且降低爆炸風險。
吸收塔110具有各別分級112、114、116、118、120、122及124,該等分級使例如不飽和脂肪酸(諸如油酸)及臭氧之反應物產生臭氧化物的反應條件達到最佳。本文所述例示性吸收塔110具有七個該等分級且進一步包括處於吸收塔110之頂部128的槽126及處於底部132之坩堝130。不飽和脂肪酸進入吸收塔110之頂部128處之槽126中且經由各別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向下流過塔。富臭氧氣體具有在約0.5%至約12%臭氧之範圍內的臭氧濃度,其在靠近吸收塔110之底部132處進入且經由各別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沿吸收塔110向上行進,與不飽和脂肪酸流呈逆流。儘管例示性吸收塔110具有7個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但應瞭解具有大於或小於7個分級之吸收塔仍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安全系統之組件數目,諸如感測器、開關、閥門及防爆片之數目可類似地改變且仍在本發明之範疇內。
由於富臭氧氣體與烯系不飽和化合物之混合物以及其反應產物(亦即臭氧化物及其中間物及副產物)之不穩定性,故反應塔110中之溫度不允許超過臨界溫度,高於臨界溫度則爆炸風險過大。鑒於對此安全性的關注,本文所述安全系統之第一元件包括監測塔內之溫度的感測器及連接至感測器以在感測器偵測到吸收塔110之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中之任一者的溫度超過第一臨限溫度但小於臨界溫度之情況下中止富臭氧氣體供給吸收塔110之開關。開關藉由斷開產生器之電力供應使臭氧產生器停止工作,由此中止產生器中臭氧之產生。開關亦使為吸收塔110供應富臭氧氣體之富臭氧氣體閥門134關閉。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吸收塔110中之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中之任一者、槽126或坩堝130中所量測,第一臨限溫度值在約100℉與約140℉之間。或者,第一臨限溫度值在約110℉與約130℉之間。作為另一替代實施例,臨限溫度值在約120℉與約125℉之間。
在例示性吸收塔110中,監測第一臨限溫度且藉由位於塔110之各分級112、114、116、118、120、122、124處之第一溫度監測器138控制反應。第一溫度監測器138包括量測溫度之感測器及根據需要作出反應之開關。感測器及開關可包括在單一器件內或可呈彼此連通之個別器件。第一溫度監測器138經設定以偵測塔110之分級112、114、116、118、122、124中之任一者或槽126或坩堝130中之溫度是否達到或超過第一臨限溫度。若如第一溫度監測器138所量測達到或超過第一臨限溫度,則此監測器138將發送信號以藉由斷開臭氧產生器之電力供應使臭氧產生器(未圖示)自動停止工作以及關閉富臭氧氣體閥門134,由此防止會導致爆炸之放熱反應失控。當感測器部分偵測塔110中之溫度超過第一臨限溫度時,第一溫度監測器138終止監測器138之開關部分的電接觸。富臭氧氣體閥門134響應於來自第一溫度監測器138之信號自動關閉。富臭氧氣體閥門134可藉由連接至第一溫度監測器138之控制閥門(諸如如一般技術者已知之氣壓控制閥門)打開及關閉。
安全系統亦包括獨立於第一溫度監測器138之第二溫度監測器144。第二溫度監測器144偵測吸收塔某些分級(諸如例示性塔中之分級112、122或124)之溫度,且若溫度超過大於第一臨限溫度但小於臨界溫度之第二臨限溫度,則所有臭氧產生器均將停止工作,供應吸收塔110之富臭氧氣體閥門134將如上所述關閉,且對於超過第二臨限溫度之相應分級,水閥門140將打開,經由噴嘴142注入水以冷卻吸收塔110且淬滅彼分級中之反應。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臨限溫度值係在約110℉與約150℉之間。或者,第二臨限溫度值係在約120℉與約140℉之間。作為另一替代實施例,第二臨限溫度值係在約125℉與約135℉之間。
當所監測分級中之溫度達到第二臨限溫度時,會導致爆炸之彼分級中反應失控之風險實質性地增加。通常,當諸如吸收塔之反應器中反應失控的風險過高,亦即達到第二臨限時,反應係關閉反應物向反應器之供應且諸如用外用冷卻劑冷卻反應器。對於大多數失控或接近失控之化學反應而言,由於冷卻劑會與反應物反應或快速轉化成氣體(或水蒸氣,如同使用水之情況)由此快速增加容器中之壓力並提高爆炸之風險,故並不將冷卻劑直接添加至反應物中。然而,在吸收塔中發生之反應中,令人驚奇地觀測到直接添加水會淬滅反應且降低反應失控之可能性。因此,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當吸收塔之一個分級中的溫度達到或超過第二臨限時,將水注入具有反應物之吸收塔中。
以能淬滅反應之速率注入水且持續注入直至溫度達到第一臨限溫度或低於第一臨限溫度,此時藉由關閉水閥門140中止水注入。通常,吸收塔110之操作者將藉由關閉水閥門140中止水之注入。然而,亦可使用諸如電腦控制系統(未圖示)之自動系統。接著可將塔110中之物質(亦即水、反應物及產物)送至收集槽(未圖示)且經處理以經由系統再循環回來完成反應。
除上文所述的第一及第二溫度監測器138、144之外,安全系統亦監測且對吸收塔中反應物之流動變化作出反應。反應物中之一者為由再循環氣體系統流向吸收塔之富臭氧氣體。若富臭氧氣體之壓力或體積中之一者或兩者降至低於其各別臨限值,則激活富臭氧氣流安全組件。例示性富臭氧氣體壓力臨限在約0磅/平方吋至約15磅/平方吋之範圍內,或者在約5磅/平方吋至約10磅/平方吋之範圍內。若富臭氧氣體壓力降至富臭氧氣體壓力臨限或低於富臭氧氣體壓力臨限,則臭氧產生器將停止工作且關閉饋入吸收塔110之富臭氧氣體閥門134。富臭氧氣體壓力由位於臭氧產生器上游之壓力感測器量測。可使用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氣體壓力感測器。若富臭氧氣流降至低於富臭氧氣體體積臨限,則遵循類似結果。用流量計量測臭氧產生器入口處具有低行進程度之富臭氧氣流,亦即當氣流降至低於臨限值時行進。可使用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氣體流量計。
除上文所述安全特徵之外,本文所述安全系統亦監測且對流經塔之液體反應物流作出反應。當液體反應物及富臭氧氣體流經塔時,一些液體反應物以液滴形式夾帶於富臭氧氣體中。若在塔之下部分級之任一者中的液體反應物開始倒流,則富臭氧氣體中夾帶之液體反應物之量將增加。因此,所夾帶液體反應物之含量增加可用作液體反應物穿過塔流動之指示劑。
槽126為自富臭氧氣體中移除所夾帶之液體反應物的位於塔頂部之系統之一部分。槽126收集已自富臭氧氣體中移除之液體反應物。接著將所收集之液體反應物排放至塔之較低分級。排放口127移除槽126中所收集之液體反應物的能力有限。一般而言,排放口127可移除在正常操作條件下自富臭氧氣體所收集之液體反應物之體積,而液體反應物不會在槽中彙集。然而,若富臭氧氣體中所夾帶之液體反應物的體積增加,諸如若當在塔之較低分級處液體反應物出現倒流時,則排放口127將不能移除增加的所收集之液體反應物體積,液體反應物由此開始在槽126中彙集。在一個實施例中,安全系統監測槽126中液體反應物之體積。
在一個實施例中,監測槽126中液體反應物之體積。若槽126中液體反應物之深度滿足或超過臨限值,本文稱為液體反應物臨限,則感測器146將偵測所增加之液體反應物之深度且產生如上所述使臭氧產生器停止工作之信號,關閉富臭氧氣體閥門134,關閉供應塔110之烯系不飽和化合物閥門148以及關閉用以控制富臭氧氣體與液體反應物之混合物之黏度的稀釋劑饋料閥門150。液體反應物臨限可視塔110之特徵(諸如槽之體積、排放口尺寸等)而改變。在另一實施例中,液體反應物臨限為大於槽中液體反應物之正常操作深度的槽126中液體反應物之深度。視塔之特徵而定,液體反應物臨限可為槽中液體反應物之正常操作深度之至少約5%的增加。視塔之特徵而定,深度變化與槽中液體反應物之體積高於槽中液體反應物之正常操作體積至少約5%的變化相關。
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一旦液體反應物接觸感測器146,感測器146即開始指示液體反應物增加之深度,該感測器146可位於高於槽126之底部129約0.25吋(約0.6 cm)至約5吋(約12.7 cm)處。在此實施例中,當感測器偵測液體反應物之深度變化在高於液體反應物之正常操作深度約0.25吋(約0.6 cm)至約1.5吋(約3.8 cm)範圍內,或在正常操作條件下所收集之槽中液體反應物之體積變化約5%至約600%之範圍內時,觸發臨限。
可使用能夠偵測液體反應物之體積變化的任何感測器146,諸如如一般技術者已知之浮動機械裝置。術語「液體反應物」應理解為包括烯系不飽和化合物(諸如油酸)及其反應產物及中間物以及稀釋劑之混合物。該稀釋劑包括(但不限於)飽和短鏈酸,諸如乙酸、丁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及癸酸;酯,諸如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及烷烴,諸如己烷、辛烷及癸烷。然而,推薦使用壬酸,原因在於作為該製程之最終產物,其不會干擾循環氧氣系統之操作且不需要單獨蒸餾。換言之,因為壬酸為該製程之最終產物之一,所以其為理想稀釋劑。
類似地,安全系統亦監測且對產物流出坩堝作出反應。術語「產物」應理解為包括臭氧化物、未反應之液體反應物及稀釋劑。監測此態樣作為安全系統之一部分,以防止會導致爆炸之坩堝130過滿及塔110中產物之可能倒流。產物流出坩堝130外可藉由監測坩堝130中產物之液位來測定。坩堝中產物之液位可用量測液體之落差的差壓感測器154或與上文所述浮動開關146類似之浮動開關來量測。若產物之位準滿足或超過坩堝130中之臨限位準,則安全系統將使臭氧產生器停止工作、關閉供應吸收塔110以富臭氧氣體之富臭氧氣體閥門134、關閉供應塔110之不飽和羧酸閥門148以及關閉稀釋劑饋送閥門150。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使用圖2中之感測器154來偵測坩堝中之產物位準是否達到坩堝130高度之約1/3或距最寬點之直徑為約34吋之坩堝底部高約22吋之產物臨限位準。應瞭解產物臨限位準可視塔110之特徵而改變。
本文所述安全系統之另一組件為使會導致吸收塔爆炸之超壓釋放的機械裝置。為此,安全系統亦包括遍佈吸收塔110安裝之防爆片158,其經設計以便若塔110中任何地方之壓力超過等於或低於吸收塔110之最大安全操作壓力的第一臨限操作壓力時則破裂。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臨限壓力在約20磅/平方吋至60磅/平方吋之範圍內,或更佳在約35磅/平方吋至45磅/平方吋之範圍內。防爆片可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由材料片(諸如金屬)形成,且經設計以在特定壓力下破裂。當防爆片破裂時,排出之氣體及產物排入收集槽中。另外,與吸收塔相關之管道亦可裝有防爆片。
用於釋放超壓之機械裝置亦可包括至少一個位於臭氧產生器上游之脫水器(未圖示)上的安全閥(未圖示),若脫水器內之壓力超過第二臨限操作壓力則其設定為打開。由此防止在進入塔110時富臭氧氣體源內之壓力過大。若富臭氧氣體壓力大於第二臨限操作壓力,則反應物(亦即臭氧及油酸)之混合物會導致反應失控及爆炸。在本文所述例示性系統中,若脫水器之壓力超過在約10磅/平方吋與約25磅/平方吋之間的範圍內,或更佳在約15磅/平方吋與20磅/平方吋之間的第二臨限壓力,則脫水器釋壓閥設定為打開。
本文所述安全系統適用於在臭氧分解系統中產生不飽和酸之臭氣化物的吸收塔。如上文所提及,安全系統尤其適用於使油酸分解成壬酸及壬二酸之臭氧分解系統。然而,安全系統可適用於供將其他不飽和酸分解成組分碳鏈(其經由臭氧分解反應形成一元酸及二元酸)用之臭氧分解系統。不飽和酸一般可具有介於8與30個之間的碳原子及一或多個不飽和碳碳鍵。由臭氧分解反應產生之一元酸及二元酸產物藉由不飽和酸中一或多個不飽和碳碳鍵之位置來確定。不飽和酸可自諸如植物、動物或微生物之生物來源分離。或者,不飽和酸可自石油來源及合成來源分離。例示性單不飽和酸及其各別可能氧化產物均包括在下表內。

儘管以上清單包括單不飽和酸,但應瞭解亦可利用多聚不飽和酸。所得一元酸及二元酸及其各別衍生物可用於許多不同目的,諸如製備潤滑劑基料、增塑劑、漆、除草劑、皮膚治療劑、紡織物錐旋油(textile coning oil)、用於礦物精煉之懸浮劑、芳香劑、催化劑清除劑、腐蝕抑制劑、金屬清洗劑、聚合引發劑、鋰錯合油脂、環氧樹脂軟化劑、熱固性不飽和聚酯樹脂、聚醯胺熱熔融劑、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及彈性纖維、線纜塗料及模製樹脂。
應瞭解,儘管本文所述例示性系統利用所有所述安全特徵,但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省略一些安全特徵。在不背離本發明範疇之情況下,此等及其他修改、方法及裝置將由此應用而顯而易見,且申請人意欲僅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制。
12‧‧‧連續封閉系統
13‧‧‧吸收器
16‧‧‧氧源
19‧‧‧脫水器
22‧‧‧臭氧產生器
25‧‧‧靜電集塵器
28‧‧‧壓氣泵
31‧‧‧冷卻器
37‧‧‧反應室
40‧‧‧蒸餾器
43‧‧‧冷凝器
46‧‧‧儲存槽
52‧‧‧蒸餾器
55‧‧‧冷凝器
64‧‧‧萃取器
70‧‧‧蒸發器
76‧‧‧儲存槽
110‧‧‧吸收塔
112、114、116、118、120、122、124‧‧‧分級
126‧‧‧槽
127‧‧‧排放口
128‧‧‧吸收塔110之頂部
129‧‧‧槽126之底部
130‧‧‧坩堝
132‧‧‧吸收塔110之底部
134‧‧‧富臭氧氣體閥門
138‧‧‧第一溫度監測器
140‧‧‧水閥門
142‧‧‧噴嘴
144‧‧‧第二溫度監測器
146‧‧‧感測器
148‧‧‧烯系不飽和化合物閥門
150‧‧‧稀釋劑饋送閥門
154‧‧‧差壓感測器
158‧‧‧防爆片
圖1為先前技術之油酸臭氧分解系統之圖示。
圖2為例示性吸收塔中的安全系統之圖示。
110‧‧‧吸收塔
112、114、116、118、120、122、124‧‧‧分級
126‧‧‧槽
127‧‧‧排放口
128‧‧‧吸收塔110之頂部
129‧‧‧槽126之底部
130‧‧‧坩堝
132‧‧‧吸收塔110之底部
134‧‧‧富臭氧氣體閥門
138‧‧‧第一溫度監測器
140‧‧‧水閥門
142‧‧‧噴嘴
144‧‧‧第二溫度監測器
146‧‧‧感測器
148‧‧‧烯系不飽和化合物閥門
150‧‧‧釋劑饋送閥門
154‧‧‧差壓感測器
158‧‧‧防爆片
权利要求:
Claims (24)
[1] 一種由烯系不飽和化合物產生臭氧化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使富臭氧氣體與烯系不飽和化合物在吸收器中接觸形成臭氧化物;及操作安全系統,其包含:監測操作條件,其中該操作條件包括操作溫度、富臭氧氣體之流量、富臭氧氣體之壓力、液體反應物之流量及該吸收塔中產物之流量中之至少一者,且將一值分配給該所監測操作條件;比較該操作條件值與該至少一個條件之臨限值;及響應於達到該臨限值之該操作條件來影響該產物之該形成。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為該吸收塔中之溫度且該臨限值為第一臨限溫度。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臨限溫度係在約100℉與約140℉之間。
[4]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中藉由中止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該吸收塔中來影響產物之該形成。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臨限值進一步包括大於該第一臨限溫度之第二臨限溫度。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臨限溫度係大致在約110℉與約150℉之間。
[7] 如請求項5或6之方法,其中藉由將水引入該吸收塔中來影響該產物之該形成。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為富臭氧氣體之壓力,且該臨限值為在約0磅/平方吋(psig)與約15磅/平方吋之間的富臭氧氣體壓力臨限值。
[9] 如請求項2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進一步包括富臭氧氣體之壓力,且該臨限值為在約0磅/平方吋與約15磅/平方吋之間的富臭氧氣體壓力臨限值。
[10] 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藉由中止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該吸收塔中來影響產物之該形成。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為液體反應物之流量。
[12] 如請求項2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進一步包括液體反應物之流量。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方法,其中監測液體反應物之該流量,以偵測該塔之槽中該液體反應物之體積。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臨限值為該吸收塔之該槽中液體反應物之體積增加至少約5%。
[15] 如請求項11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藉由中止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該吸收塔中來影響產物之該形成。
[1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為產物之流量,且藉由量測靠近該塔之底部的產物位準來監測,且該臨限值為臭氧化物相對於該吸收塔之底部之高度的增加。
[17]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操作條件值進一步包含產物之流量,且藉由量測靠近該塔底部之產物之位準來監測,且該臨限值為臭氧化物相對於該吸收塔底部之高度的增加。
[18] 如請求項16或17之方法,其中藉由中止將該富臭氧氣體引入該吸收塔中來影響臭氧化物之該形成。
[19]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監測該吸收塔中之操作壓力,及若該操作壓力超過臨限操作壓力則釋放該吸收塔內之壓力。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吸收塔內之該操作壓力係藉由防爆片來監測,且該吸收塔內之該超壓藉由該防爆片之破裂而釋放。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方法,其中用於釋放該壓力之該臨限值係在約20磅/平方吋與約60磅/平方吋之間。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引入至該吸收塔之前監測該富臭氧氣體之該操作壓力,及若該富臭氧氣體之該操作壓力超過臨限操作壓力,則在引入至該吸收塔之前釋放該富臭氧氣體之該壓力。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富臭氧氣體之該壓力係藉由打開卸壓閥來釋放。
[24] 如請求項22或23之方法,其中釋放該壓力之該臨限值係在約10磅/平方吋與約25磅/平方吋之間。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6157586B2|2017-07-05|ブタジエ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制御可能な酸化脱水素方法
US3530185A|1970-09-22|Oxidation process
KR20060050684A|2006-05-19|포스겐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CN102256939B|2014-01-01|多级枯烯氧化
Burnett et al.1987|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by catalytic processes using fixed bed reactors
EA005869B1|2005-06-30|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криловых кислот и способ их дистилляции
Weber et al.2016|Noncatalyzed radical chain oxidation: Cumene Hydroperoxide
TWI603953B|2017-11-01|臭氧吸收塔用之安全系統
CN105823065B|2018-05-22|一种用于易燃易爆高浓度多组份有机废气的处理装置
CN104271512B|2016-08-24|用于减少废水中的有机杂质的方法
CN102527448A|2012-07-04|一种催化剂脱油方法及装置
JP3649572B2|2005-05-18|Pcb分解方法とpcb分解装置
EP2105487A2|2009-09-30|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BLACK FROM RUBBER-CONTAINING WASTE& xA;
EP2704814B1|2018-02-21|Process for reconditioning a gas from the ozonolysis of an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A2841595A1|2012-08-02|A method of purifying a dicarboxylic acid compound
RU2434841C2|2011-11-27|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 извлечения энергии отработанного газа реакции окисления
TWI628162B|2018-07-01|清潔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JP6443142B2|2018-12-26|担持型水素添加触媒の取り出し方法
CN215855848U|2022-02-18|一种mto装置中不合格c4+组分的精炼装置
WO2009066251A1|2009-05-28|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 materials
EP2934726A1|2015-10-28|Anlage zum recyceln von kühlgeräten
KR20010052376A|2001-06-25|탄화수소의 중간 산화물로의 제어된 산화
JP5032015B2|2012-09-26|中和されたアルキルアリールヒドロペルオキシド酸開裂生成物からの脱塩方法
JP2003137836A|2003-05-14|ジアセトキシブテンの製造方法
TWM501890U|2015-06-01|用於製造氰化氫之反應總成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709969B1|2019-04-10|
WO2012103317A3|2012-11-22|
CA2841761C|2018-03-20|
EP2709969A2|2014-03-26|
TWI603953B|2017-11-01|
CA2841761A1|2012-08-02|
WO2012103317A2|2012-08-02|
SG194232A1|2013-12-3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HU227638B1|2005-12-23|2011-10-28|Thales Rt|Flowing laboratorial ozoniz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zonization reaction|
US8425784B2|2007-11-05|2013-04-23|University Of Kansas|Ozonolysis reactions in liquid CO2 and CO2-expanded solvents|
法律状态:
2019-08-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37583P| true| 2011-01-28|2011-01-28||
PCT/US2012/022699|WO2012103317A2|2011-01-28|2012-01-26|Safety system for an ozone absorber column|
[返回顶部]